服务企业出海,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迈出坚实一步:走进非洲第一大经济体——尼日利亚
2025/4/16 14:09:11

为了帮助以中关村为代表的高科技企业在一带一路国家建立安全、合规、可行、高效的市场通路,输出高科技中国方案,2025年3月22日~3月30日,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秘书长石七林、常务秘书长沈巍与副会长单位中关村信息谷公司及其合作伙伴一行访问非洲第一大经济体和非洲第一人口大国尼日利亚,到访尼日利亚经济中心拉各斯(2000万人口)和首都阿布贾,与当地政府、中国使领馆、工商会、自贸区及当地中资企业全方位沟通交流,深入探讨、研究如何借鉴中关村在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方面的成功经验,形成具有尼日利亚特色的标准和模式,并将中关村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应用到本地场景,纳入当地国家级规划,帮助尼日利亚建立自己的产业体系,助力产业升级,服务本地的经济发展,实现共同繁荣。

3月23日午,考察团一行首先考察了位于拉各斯的奥贡广东自由贸易区,得到了中非投资自贸区管理公司总经理、新南方集团执行总裁邓愚、中非投资自贸区管理公司副总经理刘志刚以及中尼产教联合共同体王秀青秘书长等的盛情接待。奥贡自贸区是中国商务部备案的首批八家国家级境外合作区之一,于2008年正式启动,面积100km²,合作期99年。根据尼日利亚《自贸区法》,自贸区内企业可免除进口关税(5%-35%)、企业所得税(30%)及各项税费杂费(如3%印花税、10%股息预扣税、5%发展税及房产税、环境税、特许经营费、特殊行业牌照费等)。目前自贸区内有142家企业,累计投资20亿美元,雇佣当地工人9000余人,每年出口产品货值10亿美元,其中旺康陶瓷已发展成为非洲最大的陶瓷生产企业,中国玻璃(国企)是目前尼日利亚乃至西非规模最大的玻璃生产厂,和旺包装是尼日利亚最大的纸箱厂。

3月24日下午,尼日利亚中非投资自贸区携手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在拉各斯维多利亚岛洲际酒店举办了“中尼产教研投融合项目座谈会”。中国驻拉各斯总领事馆双边处主任徐凡,拉各斯工商会副会长Leye Kupoluyi、奥贡州理工学院院长Abiodun Oluseye博士以及来自银行、科技、能源、农业、通讯领域代表参会。本次座谈会是在2024年中国-尼日利亚两国政府元首会面后,中国尼日利亚两国经济、贸易、投资、人文交流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举办,旨在促进中国尼日利亚的投资、科技升级、产业落地、技术转移、人文和教育交流,能为尼日利亚乃至非洲产业升级提供良好示范。座谈会上,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秘书长石七林介绍了中关村及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结合尼日利亚发展现状及需求,提出聚焦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智能制造、智慧农业、智慧物流、无人机等产业领域,在尼建设非洲第一个产教研投融合集群。不仅要在尼日利亚推广中国品牌,更重视文化价值交融,与尼方伙伴共同打造本土化特色品牌。中国驻拉各斯总领事馆双边处主任徐凡等领导鉴证下,尼日利亚广东经济贸易合作区、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信息谷产教融合科技有限公司三方签署了奥贡-中关村企业家产教融合合作备忘录。

3月25日,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石七林秘书长带队拜访了中国驻拉各斯总领事馆,得到严宇清总领事的热情接待。严总领事听取了关于中关村在国内外产业园区运营以及在尼合作项目规划等情况介绍,表示中关村发展四十余年,已成为国内科技创新出发地、原始创新策源地、自主创新主阵地,拥有前瞻的发展理念、坚实的经济基础以及强大的技术平台、科技金融、创新人才等创新要素。希望中国科技创新企业抓住机遇,以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及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为契机,推动中非、中尼构建多层次、全方位、广领域的科技合作。希望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能够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中国与尼日利亚在节能环保、新能源、信息技术等各领域交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总领馆将继续积极为在尼中资企业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支持企业在尼实现更好发展。

 3月26日上午,考察团一行来到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拜访了尼日利亚国家科学与工程基础设施局(“NASENI”)。NASENI是尼日利亚政府设立的科技与工程核心机构,旨在通过技术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国家工业化进程,其主要职责包括:科技研发与创新(主导国家战略性科技领域的研发,如可再生能源、先进制造、信息技术,推动本土技术解决方案;设计和开发适应尼日利亚需求的工程设备与技术,减少对外依赖),工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并实施国家关键工程设施项目,包括电力、交通、通信等领域的现代化改造;支持中小型企业升级生产设备,提升工业化水平)、技术转移与产业化(促进国际技术合作,引进并本土化先进技术;通过技术孵化中心和试点工厂,推动科研成果商业化)、政策制定与标准规范(为国家科技与工程政策提供技术建议,制定行业标准,如能源效率、制造规范等;监督技术项目实施,确保符合国家战略目标)、人力资源开发(开展技术培训项目,培养工程师、科学家和技术工人,提升国家创新能力)。NASENI副主席Khalil Halilu及各部门负责人与考察团一行进行了座谈交流。副主席介绍自己曾有为中国企业到尼日利亚投资顾问工作的经历,看到中国企业在国外投资的优秀成果,希望未来与中国企业展开更深入的合作,尤其新能源汽车领域,促进尼日利亚经济发展,打造尼日利亚自己的民族品牌。NASENI与华为正在合作建设尼日利亚首个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研发中心,聚焦农业、医疗、智慧城市等领域,并计划在北部地区扩展太阳能微电网项目。

石七林秘书长表示,以NASENI正在规划的产业园区为合作核心,首都阿布贾科技园区主要进行研发、创新、孵化等,拉各斯奥贡自贸园区主要进行生产制造、物流贸易等,两个园区发挥各自优势,打造“前店后厂”模式;产业上,以新能源产品、新能源汽车作为切入点,链接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无人机等产业,将以中关村企业为主要群体的中国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应用到尼日利亚的产业发展;生态上,建议NASENI围绕科技产业发展的“企业、人才、资本、平台”四个要素进行资源集聚。

随后考察团在NASENI副主席的陪同下考察了正在规划的产业用地、现在载体空间及引入项目情况。


3月26日下午,在阿布贾的尼日利亚全国议会图书馆与资源中心,考察团拜访了尼日利亚国会-中尼关系委员会主席Hon.Jaafaru Yakubu及其议员,双方对科技产业合作、国际产教融合与园区运营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3月27日上午,石七林秘书长一行拜访了中国驻尼日利亚大使馆。驻尼使馆经商处公使衔参赞王颖琦接待来访。石七林介绍了中关村及中关村企业家协会情况,并将中尼产教融合的合作发展思路做了汇报。王公参详细介绍了尼日利亚经济、产业、环境、人口等情况,并表示中尼合作有机遇,也有挑战,期望中关村找准市场,在中尼友好合作上发挥重要作用。 

3月27日下午,考察团一行拜访了尼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总干事兼全国联络人特格贝Joseph O.Tegbe。特格贝表示尼日利亚在新能源、医疗、电力等方面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希望与中国的高科技企业有深入的、规模化的合作,并表示全力支持中关村与NASENI的合作推进。

3月27日下午,考察团拜访了尼日利亚卫生部相关负责人,双方探讨了医疗领域合作的市场、政策和空间可能,尤其鼓励医疗制造领域的深入合作,并表示将会协调各相关部门全力支持合作开展。总结:

尼日利亚是非洲第一大经济体,GDP排在非洲首位,也是非洲第一大石油产油国,非洲第一人口大国(2.32亿),其中适龄劳动力人口充足,合同工工资约为每月400到600元人民币,与国内相比,尼日利亚有显著的劳动力成本优势,目前及未来20年均为人口红利期,适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同时,尼日利亚对于高科技产业的需求呈现全方位增长,尤其在ICT、金融科技、农业科技等领域需求迫切。主要的需求驱动因素在于1.年轻化人口的需求:约60%的人口年龄在25岁以下,对数字技术接受度高,推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和在线服务的需求;2.庞大消费市场的需求:2.32亿人口形成非洲最大单一市场,吸引电商、金融科技等领域的投资;3.摆脱石油依赖的需求:石油占出口收入的90%,但波动性大,政府通过《国家数字化转型战略》推动科技产业成为新增长点;4.提升生产效率的需求:农业、制造业等传统产业急需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优化流程;5.电力短缺需求:全国仅约60%人口接入电网,需要太阳能、智能电网等清洁能源技术;6.解决交通与物流瓶颈的需求:智慧交通系统和物流科技(如无人机配送)成为改善效率的关键。重点需求领域包括1.信息通信技术ICT:尽管5G移动网络覆盖率高(约80%),但网速和稳定性不足,亟需升级基础设施;2.金融科技:约40%成年人无银行账户,移动支付(如OPay、PalmPay)迅速普及,2023年数字交易额超2000亿美元;3.农业科技:农业机械、有效提高产量的种养殖技术;4.新能源与智慧城市:利用新能源技术解决电力短缺问题,拉各斯计划2035年前部署200万个智能电表等;5.新能源汽车。未来十年,尼日利亚有望通过科技驱动经济转型,成为非洲数字化转型的引领者。

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作为服务中关村38年的社会组织,在企业出海的大趋势下,积极探索中关村海外模式,与地方政府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拓展各产业市场合作渠道,研究适合中关村企业的商业模式,为企业出海保驾护航!今年,协会将陆续走进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柬埔寨、印尼、沙特等国家,有相关需求的企业可以与协会联系。

协会企业出海负责人:沈老师 13910256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