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协会动态
担社会责任 奏时代强音
发布时间:2007/6/26 14:29:00 阅读:1994

  2007 年6月21日下午,"北京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20周年庆典暨第七届 '科技之光'颁奖大会"在北京国际饭店二层国际厅隆重召开。国家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全国工商联、北京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政府领导、老领导,柳传志、段永基、王洪德、陈庆振、彭伟民等老一代企业家,以及在京企业、各社团组织有关媒体代表400余人出席了大会。全国工商联、中国科协、国家外专局、市工商联、市科委、中国民协率全国各地民协、北京中关村协会联席会率中关村各协会等十多家单位以及北大方正、启明星辰、佳讯飞鸿、用友软件等数十家北京民协会员企业发来贺信、贺词,送来贺匾、锦旗和花篮。 

  大会内容为:主旨演讲、颁发"温暖20 年"纪念牌、北京市第七届"科技之光"优秀品牌企业和优秀企业家评选颁奖仪式、获奖企业家代表发言、会员企业节目表演、发布《北京民营科技企业社会责任行为标准》(草案)以及《创新与责任宣言》、与会领导讲话。为增强会议气氛及互动性,会议还同期推出协会20年宣传片播放、"20年大事回顾" 宣传图版、"20 年珍藏瞬间"照片展、"20年,我们一起走过"北京民协历届领导名录、"民营高科技企业优秀内刊集萃"、会员企业自编自导节目等配套展示活动。

  北京民协会长/时代集团总裁王小兰在会上做的题为"光荣的使命,创新的 20年"的主旨演讲,总结与回顾在党的改革开放思想指引下诞生的北京民营科技事业的发展历程及经验,展望与筹划新时期北京民营科技企业肩负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使命,对民间协会的发展方向及服务模式进行分析与思考。王会长的精彩演讲博得了会场的阵阵掌声。

  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齐让、科技部党组成员 /科技日报社社长张景安、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中国民协理事长段永基分别向大会致辞;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科技部副部长尚勇为大会发来贺信;原北京市副市长胡昭广、原中国科协党组书记高潮代表老领导向大会致辞。 

  北京市第七届"科技之光"优秀品牌企业和优秀企业家评选活动的颁奖仪式为174 家民营科技企业、 164位民营企业家以及 13 个研发团队及其技术带头人颁发了"辉煌20 年纪念奖"、"十佳科技品牌企业"、"百强创新品牌企业"、"新锐成长企业"、"杰出创新企业家"、"优秀管理企业家"、"优秀创业企业家"、"技术创新特别奖"等 8类奖项。其中, "辉煌20年纪念奖"特别颁发给在1987年之前注册成立至今仍然健康发展的企业。联想、方正、时代等 26家企业荣获此殊荣。联想控股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李勤、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魏新、北京启明星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CEO 严望佳作为获奖者和三代企业代表做了发言。

  "温暖20年"纪念牌的授予仪式是本次活动的一个亮点。经由企业提名,于维栋、张福森、沈仁道等30多位北京市、海淀区老领导接受了柳传志、段永基等老一代企业家为他们授予的"温暖 20年"纪念牌,以此表达企业对他们的感恩之心和感激之情。他们是1988年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成立以前,曾给予民营科技企业大量的关注和支持并对民营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的老领导。

  《北京民营科技企业社会责任标准》(草案)的颁布 是本次活动的另一个亮点和重点。 此标准是北京市第一个关于民营科技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标准 ,它从民营科技企业应该承担的四个方面的社会责任——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公益责任进行了阐述。 此标准针对现阶段民营科技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阐述,是为民营科技企业更好履行社会责任提供参考,是对民营科技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郑重呼吁,并期冀通过标准的逐步落实及持续改进,真正成为北京市民营科技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行为准则。

  北京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作为一个特殊的组织,1987年 3月28日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应运而生,它是中国民营科技界成立最早的协会,凝聚了中关村一大批著名的企业家。协会成立前十多年,两任理事长赵绮秋、纪世瀛及一大批致力于北京民协事业的推进者为民营科技企业"正名"而奋斗;2004年5月,协会换届,在以会长王小兰为首的第五届理事会在新的形势下为改善环境作努力。 20年来,它至始至终活跃在民营科技企业的大舞台上。此次庆典大会不是一个普通协会的纪念活动,它是中关村三代企业家的群英会。其重要意义在于借此:

  1 、总结回顾20年中关村的发展;

  1987 年协会成立时,中关村只有148家企业,2万从业人员,实现GDP9亿元。到2006年,中关村已有2万多家企业,70万从业人员,创造 GDP6000多亿元。

  2 、传承中关村的创业精神;

  80 年代,中关村的第一代创业者推动了经济体制与科技体制的变革;90年代,中关村的第二代企业家"三步并作两步",用不到十年的时间完成了企业生存、成长、发展的创业过程;互联网发展中的中关村第三代企业家多从事通讯产业、网络产业等,以较高的市场占有率挡住了国外产品在中国的垄断。参加创业梦想大赛的选手等中关村的第四代企业家是是中关村的"潜力股",他们"敢为天下先"、善于制造神话的精神与老前辈们的创业情怀一脉相承。 

  3 、对中关村创业作一个自我肯定;

  回顾20年,中关村在企业群体和各级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成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理论的源头、"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理论到"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推动者。 

  4 、倡议企业持续创新,勇担责任。

  中国已经进入社会矛盾的多发期、突显期,党中央为此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口号,作为民营科技企业,在思考新时期自主创新使命的同时,还要更加关注新时期全社会对民营企业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关注企业如何在建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中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使自己从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变成一个优秀的建设者。 

  5 、协会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应引起社会更多关注。 

  北京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是与中关村一道成长起来的,其发展也离不开中关村事业发展轨道,在未来的发展中,协会将更好地成为北京民营科技实业家群体的代言人,成为企业利益表达、利益协调的重要渠道,成为形成社会信任、政企沟通的桥梁,成为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希望政府在推进社会体制改革中,把协会组织纳入公共管理框架中,赋予协会更多的社会参与及服务功能,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