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协会动态
《中国的新革命》中关村恳谈会
发布时间:2007/4/12 14:06:00 阅读:2230
  4月8日 ,"《中国的新革命——1980-2006年,从中关村到中国社会》中关村恳谈会"在北京市西苑饭店鸿运厅举行,作者凌志军抱病出席,中央电视台柴静主持会议。中关村管委会主任戴卫、副主任夏颖奇、原主任委员赵慕兰、原副主任王思红、北京市原副市长胡昭广、中共中央办公厅调研室原副主任于维栋等中关村新老领导,微软全球副总裁张亚勤、联想集团副总裁曹之江、北京民协名誉会长纪世瀛、北京民协会长 /时代集团总裁王小兰、北京民协常务副会长/北京亚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何鲁敏、欧美留学生会副会长王富耀等中关村老中青三代风云企业家,社科院近现代史研究员雷颐、北京师范大学近现代文学教授张宁、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编辑马立诚等专家学者以及知名媒体出席了此次盛会。
 
  《中国的新革命》以中关村这个改革开放的实验基地为蓝本,从中国企业成长的历史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为切入点,解读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此书不仅仅是一个地区的历史,不仅仅是一群企业或企业家的历史,而是中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的缩影。作者将企业沉浮,与个人品行、国民品格、政府行为、政治风云、世界潮流合并起来思考,这种思考,真正有利于我们民族的未来。
 
  中关村管委会的新老领导在恳谈会上向凌志军表示了感谢,因为《中国的新革命》是中关村管委会特别邀请凌志军撰写的。当时管委会正着手撰写《中关村科技园区志》,同时,希望能有一个作者以文学的形式将它反映出来,这个作者被锁定为凌志军。凌志军接受委托后,花了32个月,采访了300多个人,完成了45万字的书稿,五易其稿,删减 1/3,最后才形成此书。
 
  中关村的老中青风云企业家也对凌志军表示了钦佩之情。我们旧的秩序正在被破坏,新的制度没有完全确立,没有人对过去的事情盖棺定论,很多人还活着,这个时候讲真话其实非常困难,但是凌志军却敢于还原历史真相。书中描写了近30年四代企业家前仆后继,不断成功,不断失败,却百折不挠,他们的梦想在一代一代的创业者中得以传承。其中,柳传志特别评价,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中关村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试验田,更是中国民营高科技企业的摇篮与发源地。在 20多年的发展历程里,中关村成为我们这个国家的缩影,经历了无数沟沟坎坎、风风雨雨,个中滋味,我们这些身处其中的民营企业家甘苦自知。作为严肃而负责任的记录者,凌志军先生给我们提供了这部大气而恢宏的作品,为所有关注中关村、关注中国改革进程的人提供了一幅壮丽、真实的画卷。
 
  专家学者也分别从历史、文学等方面对此书进行了高度评价。他们一致认为《中国的新革命》给我们一个全景式的画面,凌志军把中国改革的大背景和中关村结合起来,突破了就事论事、就人论人的局限,从中关村曲折变化当中折射出北京市改革开放艰难历程,也折射出中国整个转型的艰难,具有很大的社会意义。此外,本书的艺术性特点非常鲜明,语言形象生动,情节裁剪得当,描写引人入胜。
 
  恳谈会在大家对凌志军的祝福中圆满结束。